读中专、上技校,并不矮人一截
6093 / 2011-5 / 来源:为人处事

    在很多人眼里,学习不好才会去读中职技校,而高分读职校更是“屈尊”.随着近年职业学校校就业率走高,人们的观念已有所改变。教育咨询师认为,读中职技校也是一个好选择。

   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,加上去年仍未就业的100万人,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。与此相反,中职技校近年来持续升温,90%以上的就业率让毕业生不用为“饭碗”发愁,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契机。考大学还是上职校,让许多人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找平衡点。

 

    尴尬的大学生--从天之骄子到“啃老族”

    被问及“为什么要上大学”,大四学生小苟有些茫然:“理由应该有很多,包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什么的,不过最终还是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吧。”

    这样的回答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却有些底气不足。从事教育工作的周子君说:“回顾几十年来大学生们的命运,最早是光荣与梦想,后来是理想照进现实,如今则是‘一地鸡毛'.”她表示,上世纪八十年代,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,国家包分配,根本无需为饭碗发愁。1989年,国务院批转了当时国家教委“关于改革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”,成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开始,不过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如果没能通过“双选”找到满意的工作,仍然可以依靠国家分配谋一个饭碗。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,从此以后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社会话题。

    小李2009年大学毕业至今找过3份工作,最长的一份干了4个月,最短的只有一个星期,其余时间就待在家里“啃老”.“不是我不想工作,只是工作压力太大,而且收入又不高,我还没找到合适的目标。”他说。

 

    被误读的中职技校--它们只招差生?

    “上世纪90年代,考中专分数要比普高高,因为进门就有铁饭碗。”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招生就业办副主任张剑坦言,现在学校的生源质量比以前有所下降。“上职业学校的,很多都是考不上更高一级学校的学生,但其中也有30%左右的学生成绩不错,有的是考上了三本但不愿意读的,有的是因为家庭情况选择职业学校的。毕竟选择职校的话,每年可以拿到1500元的补助,并且可以早点参加工作,更重要的是就业有保证。”

    小昆今年初中毕业,她选择了原昆明卫校的护理专业就读。“我首先是考虑到自己的中考分数,其次是这个专业90%以上的就业率,而且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也比较适合当护士。”

    在云南电子技工学校,近几年都出现了考上大学却选择读技校的,更有少数大学毕业生“回炉”读技校。“他们的目的一是增强动手操作能力,二是为实现就业。”招生就业办主任张主任说。

    记者了解到,由于近年来招生情况喜人,昆明许多中职技校人满为患,都在寻求升级扩张。

    “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人们对待职业学校的心态也正在发生变化。有的家长认为,职业学校招收的都是差生,这仍然是’唯分数论‘的旧观念,许多家长依然认为学习成绩好、考试分数高的孩子就是好的,反之则是差生。其实很多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,能够发挥出自己在技能方面的天赋,从而找到了被长期压抑的自信心,发挥出自己的特长,有的还在学校就被用人单位预定了,毕业后也能有很好的职业发展。”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招生就业办副主任张老师说。

    记者了解到,职校、技校每年都会有各种技能竞赛,包括全国性的“技能大比武”,获奖的学生会成为用工单位竞相争抢的对象。一些学校还与外资企业有合作关系,优秀学生可出国工作。

    “蓝领热”下--考大学还是上职校?

    今年7月,初中毕业的小罗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报名入学。小罗的父亲说:“如果读高中,他考不上什么好大学,而且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,还不如让他直接来读中专,不仅省钱,说不定工作还更好找一些。”

    记者了解到,目前昆明各中职技校就业率均在90%以上,相比大学生面对的就业难题,职校毕业生获取饭碗的难度要小得多。但仍有不少人认为,选择职校是“屈尊”.对于这种偏见,北京华育国际教育集团咨询师孙玥雯认为,考大学还是上职校,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。“现在许多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’高分低能‘,动手能力差,而更加青睐实践、动手能力强的职校、技校生。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,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和学习。但是一些用人单位需要招聘人员马上上手,在目前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教育体系下,他们的就业因此受到阻碍。而中职生毕业后马上就可以上岗,使教育投资取得回报。这不是哪个更好的问题,而是哪个更适合的问题,如果孩子没有到大学深造的条件和愿望,或者受家庭情况所限,那么读中职技校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。”

    缺失的教育--早期职业启蒙

    周子君认为:“许多中国的学生直到大学毕业后仍然不知道该干什么,这也是’啃老族‘出现的原因之一。”

    “由于中国家长、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没有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的指导,青少年普遍没有职业意识,致使人生发展受到阻碍,这也是目前就业难的原因之一。”孙玥雯说。据她介绍,美国于1989年就发布了《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》,规定所有的孩子从六周岁上小学时起,就要开始接受与就业相关的十二种能力、近七十项指标的训练,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兴趣、专长、特点、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,要进行“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”,研究教育与职业的关系,了解职业信息的获得和使用、工作与学习的关系、工作与社会的关系等,还要学习职业决策和进行职业规划。

    “中国现在提倡素质教育,应该把职业意识的启蒙和培养也包括进去,让学生早一些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,以减少步入社会后的盲目。”孙玥雯说。